低空经济“热”了,人才培养也要“热”起来
低空经济“热”了,人才培养也要“热”起来
低空经济“热”了,人才培养也要“热”起来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(yǐn)希宁
低空经济“热”了,什么样(shénmeyàng)的人才最稀缺?
在6月7日举行的(de)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上,多所高校教授就低空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实践发表观点(guāndiǎn)。
2024年下半年,教育部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(zhuānyè)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6所高校增设“低空(dīkōng)技术与工程”新专业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沈映春(chūn)提到,该学校开设了低空智能航行、低空运载器的(de)系统工程、低空交通、空域管理等方向。
“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应该是综合性的(de)。”沈映春举例(jǔlì)说,航空专业的学习更多(duō)的是基于大型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,对(duì)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学科不(bù)一定了解。低空经济的人才培养要根据形势、市场、产业的需要做调整,从学校顶层设计、师资配备、课程体系搭建等方面改变。
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(wúrénjī)学院院长董哲提到,2024年,该学校成立无人机学院,这是当时国内(guónèi)第一个以无人机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,旨在结合北京市延庆区产业发展和北方工业大学办学特色,着力打造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科研高地,助力延庆打造低空(dīkōng)无人驾驶航空(hángkōng)示范区。
6月7日,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上,专家(zhuānjiā)热议低空人才培养与创新(chuàngxīn)引领。主办方供图
董哲提到的北京市延庆(yánqìng)区(qū),早在2020年10月就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、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。自那时起(qǐ),延庆区从政策支持、空间搭建等方面发力,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(shèjì)、整机制造、运营服务、反制技术(jìshù)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,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。
“成立无人机学院,是发现(fāxiàn)了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的稀缺(xīquē)。低空领域哪些人才比较稀缺?我觉得各个领域的人才都还挺稀缺的。”董哲以无人机的操作人员举例,中央空管办统计(tǒngjì)全国实名登记注册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超220万架,而中国民航局(mínhángjú)统计的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数量(shùliàng)是超22.5万本。
董哲还提到了(le)几个无人机(wúrénjī)稀缺人才方向:无人机相关的运行管理人员、无人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。“最缺的实际是交叉人才,包括复合型人才”,董哲说,未来的人才不仅要了解无人机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,还要“懂这个(zhègè)行业(hángyè)”。
在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副院长魏志强看来,低空(dīkōng)经济的人才需求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有的行业的人才需求是金字塔式,即从博士、硕士到本科、高职人才,越(yuè)往后越多,而低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,需求在两端,即高层次(gāocéngcì)人才和技能型(jìnéngxíng)人才。
换句话说,低空经济既需要高层次人才(réncái)为行业(hángyè)定标准、把方向,也要无人机飞手、无人机生产制造这样的技能人才。
“产业需求倒逼人才升级(shēngjí)。”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胡晗说,随着低空(dīkōng)经济(jīngjì)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无人机的物流、空中交通、低空遥感等新业态迅猛发展,这一切的基石都依赖于低空人才的培养和(hé)创新实践。
大会当天,记者在离会场不远的北京延庆(yánqìng)世园公园看到,不少中小学(xiǎoxué)“飞手”正在操控飞行器(fēixíngqì)越过障碍,与对手飞行器比拼。据(jù)主办方介绍,当天正在进行(jìnxíng)的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-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北京市延庆区选拔赛,赛事分为小学组、中学组等,设置挑战类、普及类项目。
6月7日,2025低空(dīkōng)技术与工程大会会场不远处的北京延庆(yánqìng)世园公园正在开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-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机器人设计大赛北京市延庆区选拔赛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/摄
在大会主会场,中国电子学会(xuéhuì)和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进行了无人机等级考试签约。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是(shì)由中国电子学会发起,面向8-18岁青少年机器人(jīqìrén)技术能力水平的(de)社会化评价项目。依托等级考试体系,将建立统一的无人机操作员等级评定标准(biāozhǔn),填补行业空白,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。
此外,北京理工大学(běijīnglǐgōngdàxué)还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布《低空技术(jìshù)与工程发展报告》和《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(chǎngjǐng)清单》。其中,《报告》以国家(guójiā)战略视野,解析(jiěxī)低空技术与工程如何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,为科技强国开辟“第二发展空间”。《清单》涵盖工业(gōngyè)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、低空旅游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、海洋综合治理(zōnghézhìlǐ)与污染处置等十四大场景,贯穿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,用技术突破地理边界,以创新重构产业生态。
在校企合作方面(fāngmiàn),董哲在会上提到,企业和高校要协同起来(qǐlái),让低空经济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(zhuānyè)新、热度高的层面,还要得到企业的认可,企业与学校达成人才共创,形成产业的正向循环。
6月7日,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(gōngchéng)大会会场外(wài)的低空产业成果展示区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/摄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(yǐn)希宁
低空经济“热”了,什么样(shénmeyàng)的人才最稀缺?
在6月7日举行的(de)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上,多所高校教授就低空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实践发表观点(guāndiǎn)。
2024年下半年,教育部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(zhuānyè)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6所高校增设“低空(dīkōng)技术与工程”新专业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沈映春(chūn)提到,该学校开设了低空智能航行、低空运载器的(de)系统工程、低空交通、空域管理等方向。
“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应该是综合性的(de)。”沈映春举例(jǔlì)说,航空专业的学习更多(duō)的是基于大型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,对(duì)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学科不(bù)一定了解。低空经济的人才培养要根据形势、市场、产业的需要做调整,从学校顶层设计、师资配备、课程体系搭建等方面改变。
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(wúrénjī)学院院长董哲提到,2024年,该学校成立无人机学院,这是当时国内(guónèi)第一个以无人机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,旨在结合北京市延庆区产业发展和北方工业大学办学特色,着力打造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科研高地,助力延庆打造低空(dīkōng)无人驾驶航空(hángkōng)示范区。
6月7日,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上,专家(zhuānjiā)热议低空人才培养与创新(chuàngxīn)引领。主办方供图
董哲提到的北京市延庆(yánqìng)区(qū),早在2020年10月就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、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。自那时起(qǐ),延庆区从政策支持、空间搭建等方面发力,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(shèjì)、整机制造、运营服务、反制技术(jìshù)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,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。
“成立无人机学院,是发现(fāxiàn)了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的稀缺(xīquē)。低空领域哪些人才比较稀缺?我觉得各个领域的人才都还挺稀缺的。”董哲以无人机的操作人员举例,中央空管办统计(tǒngjì)全国实名登记注册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超220万架,而中国民航局(mínhángjú)统计的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数量(shùliàng)是超22.5万本。
董哲还提到了(le)几个无人机(wúrénjī)稀缺人才方向:无人机相关的运行管理人员、无人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。“最缺的实际是交叉人才,包括复合型人才”,董哲说,未来的人才不仅要了解无人机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,还要“懂这个(zhègè)行业(hángyè)”。
在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副院长魏志强看来,低空(dīkōng)经济的人才需求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有的行业的人才需求是金字塔式,即从博士、硕士到本科、高职人才,越(yuè)往后越多,而低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,需求在两端,即高层次(gāocéngcì)人才和技能型(jìnéngxíng)人才。
换句话说,低空经济既需要高层次人才(réncái)为行业(hángyè)定标准、把方向,也要无人机飞手、无人机生产制造这样的技能人才。
“产业需求倒逼人才升级(shēngjí)。”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胡晗说,随着低空(dīkōng)经济(jīngjì)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无人机的物流、空中交通、低空遥感等新业态迅猛发展,这一切的基石都依赖于低空人才的培养和(hé)创新实践。
大会当天,记者在离会场不远的北京延庆(yánqìng)世园公园看到,不少中小学(xiǎoxué)“飞手”正在操控飞行器(fēixíngqì)越过障碍,与对手飞行器比拼。据(jù)主办方介绍,当天正在进行(jìnxíng)的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-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北京市延庆区选拔赛,赛事分为小学组、中学组等,设置挑战类、普及类项目。
6月7日,2025低空(dīkōng)技术与工程大会会场不远处的北京延庆(yánqìng)世园公园正在开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-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机器人设计大赛北京市延庆区选拔赛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/摄
在大会主会场,中国电子学会(xuéhuì)和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进行了无人机等级考试签约。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是(shì)由中国电子学会发起,面向8-18岁青少年机器人(jīqìrén)技术能力水平的(de)社会化评价项目。依托等级考试体系,将建立统一的无人机操作员等级评定标准(biāozhǔn),填补行业空白,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。
此外,北京理工大学(běijīnglǐgōngdàxué)还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布《低空技术(jìshù)与工程发展报告》和《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(chǎngjǐng)清单》。其中,《报告》以国家(guójiā)战略视野,解析(jiěxī)低空技术与工程如何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,为科技强国开辟“第二发展空间”。《清单》涵盖工业(gōngyè)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、低空旅游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、海洋综合治理(zōnghézhìlǐ)与污染处置等十四大场景,贯穿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,用技术突破地理边界,以创新重构产业生态。
在校企合作方面(fāngmiàn),董哲在会上提到,企业和高校要协同起来(qǐlái),让低空经济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(zhuānyè)新、热度高的层面,还要得到企业的认可,企业与学校达成人才共创,形成产业的正向循环。
6月7日,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(gōngchéng)大会会场外(wài)的低空产业成果展示区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/摄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